当前位置

六十载巍巍风雨,一甲子荣光韶华——庆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六十周年华诞

发布时间:2018-09-28  |  【打印】 【关闭

  编者按:

  成立于1958年9月18日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科研所”)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

  风雨六十载,一路走来,像撰写了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记录了科研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成长历程,科研人的艰辛付出在中国体育的发展地图上刻下一个个脚印,记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她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记述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在体育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奋斗经历。

  筑梦起航:砥砺前行的科研路

  建所之初,老一辈科研人员用坚定的信仰,克服困难,为科研所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尽快建立相对完整的现代体育科研体系,在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下,1958年所长赵斌率领中国体育科学考察团访问苏联,学习建所经验。访问前,国家体委黄中副主任在接见考察团时明确指出:“这个工作(指体育科研)很重要,现在是补空白,是非补不可。 ‘西天取经’要防止教条主义,主要是把问题在哪里搞清楚;当然学的开始总得搬点,但要迅速地按照中国情况办事;要学但不要拜倒,要加分析批判,对自己承认是空白,但也不能自卑;对苏联的科学家也要平起平坐,不要被吓住,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实践”。在经历了建所立业的艰辛后,中国的科研团队在摸索中不断丰富经验,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成长,科研人员不畏辛苦,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参赛保驾护航。

  十年动荡期间,科研所工作陷入停顿,1969年被撤销,1972年国家体委筹建并恢复科研所的工作。1978年是当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对科研所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科研所进入了全面恢复、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1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大打科研之仗”和“体育要大上快上,科研必须先行”的方针。1978年5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体育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科研所积极贯彻会议精神,认真领会国家体委针对科研所研究领域和课题所提出的意见,确立了科研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世纪之交的1999年,科研所迎来一次决定自身命运的体制改革。这次改革明确了科研所的属性定位,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拉开了科研所作为国家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快速发展的序幕。1999年1月4日,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体育部门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扎扎实实做好世纪之交的体育工作”。深化体育科技改革作为全国体育工作三项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是:建立起科研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工作的科技含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008年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突破历史的好成绩,科研所也在这一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方面,科研所圆满完成备战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这一中心工作,处理好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变的关系,处理好研究任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竞技体育科研与群众体育科研的关系,处理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培育自主创新与“自我造血”能力的关系;另一方面,科研所还积极做出改变,迎接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作为中国体育科技发展的筑梦者和实践者,一代代体育科研人甘守清贫、奋发图强,用信念和理想铸就一次次辉煌,一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科技力量就这样承载着历史使命毅然上路,科技助力体育强国之梦也在这里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筑梦辉煌:体育科研彰显成就

  玉汝于成。作为中国“体育科技工作的国家队”、“体育行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科研所自建所之日起60年来,始终站在体育科技潮头,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逐步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劲、科研成果丰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体育科研机构。

  科研所现有8个科学研究中心和3个创新型研究机构试点;建有“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和“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整体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10多个国家的体育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我国体育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还拥有一支以国内知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现有职工121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博士学历5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体育总局中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7人。

  建所60年以来,科研所围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实践主战场,开展全方位、多层面、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得研究经费、SCI收录论文和授权专利逐年大幅增加。近10年来,科研所共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重大研究项目661项,获得研究经费1.21亿元。建所以来,取得部委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的成果有363项,其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等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竞技体育研究显真章

   针对优秀运动员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研所持续开展历届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保障了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下的身体健康和竞技能力,为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供了科技保障。

  以2008年奥运会科技备战为例,科研所主要完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完成“中国代表团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科技保障系统和指挥系统的研究”“国家队科学训练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体育总局综合性研究项目;开展高温高湿环境、高原训练、优秀运动员体重控制、运动员心理等专题性研究工作,形成适应面广、可操性强、成效显著的方法与对策体系;深入运动队全力做好18个运动项目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13人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共承担科技服务项目85项,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开展各种测试达129882人次。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共成立了4个2008年奥运会科技专家组;科研所承担备战里约奥运会科技专家组办公室职能,科研所专家担任训练监控与恢复组、高原训练组、心理组3个专家组组长,全力组织专家学者服务支持奥运一线国家队科技保障工作。

  全力做好备战东京奥运会、平昌和北京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是当下科研工作的重点。科研人员深入国家队日常训练、集训、冬训一线长期跟队,满足和解决教练员运动训练中的科技需求和有关问题,保障了相关国家队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同时积极参与冬季项目备战平昌、北京冬奥会的科技服务工作,与短道速滑、自由滑雪、雪橇等多支国家队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二、群众体育研究重普及

   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研究领域是科研所四个优势发展领域之一。依托应用基础性科研成果,科研所长期以来针对我国居民组织开展每5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研、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公益服务,并加强国民体质和科学健身理论研究,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建立“中国国民体质数据库”,系统研究国民体质状况和变化规律,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科学健身指导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在四次国民体质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管理、运行模式的理论研究、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体系的调整与完善等研究工作,修订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针对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连续3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国“亚健康”人群达到70%,以及因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危害广大群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成立“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整合所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解决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推进运动处方库建设项目,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开展运动处方理论体系框架建设和运动处方研发及运动处方师培训工作;相关科研团队研究运动减控体重与大众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机理,并积极探索将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研究成果向大众健身领域推广和应用;连续8年开展了“科学健身 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大众科学健身普及的系列活动,连续6年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举办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活动,开展试点校工作等;科技专家走进课堂、走入社区、走上荧幕、走近网络,讲授科学锻炼与健康知识,提高大众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养成运动锻炼的生活方式,牵头成立中国医体整合联盟,推进体医融合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大众体质健康关口前移。

  三、体育工程研究抓创新

  科研所重视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以智慧体育研究、智能专项器材研发和体育检验服务为重点,联合相关院校和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加强成果转化工作。先后与华为共建“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与福州宜美、福建宜准共建“运动训练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与北大数学学院、杭州明霖共建“智慧体育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与北大数字中国华南分院、中体产业、恒和集团共建“数字教育与智慧体育联合实验室”,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开展军民融合战略合作,与无锡市政府签署推进国家体育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合作协议等。研发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直接用于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的软件和产品,获得多项专利,为提高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大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功筹建了我国唯一一个由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认可委认可的“体育服务检验中心”,组织完成了21个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每年组织完成对约100所游泳、滑雪等高危体育项目体育场所的开放标准的检测工作,为保证大众运动健身场所的安全性和为政府监管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撑。

  四、体育社科研究出成果

  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科研所以公共体育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奥林匹克、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研究为重点,针对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联合所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跨学科综合攻关,在体育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面向宏观决策的软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从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出发,紧密结合体育工作实际,主持完成了一批高水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国家和体育主管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如承担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化体育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科学决策的依据;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的制订;协助总局有关司局完成体育事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任务。

  筑梦远航: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雅加达亚运会刚刚结束,当运动健儿们带着傲人的成绩与荣誉满载而归,对于科研人来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同他们一起怀揣着体育人的梦想进入新的备战周期。

  面对作为东道主参加的北京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提出了“找差距、补短板”的要求。面对目标和任务,科研所积极参与冬季项目备战北京冬奥会的科技服务工作,围绕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充分利用全球冬季项目优质科技资源,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及总局领导强调的“放眼世界,学世界最好的;扎根中国,做最好的自己”的要求,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助力竞技体育铸就新辉煌。

  围绕备战需要,科研所2017年内立项《国家队综合测试标准体系和跨界、跨项选材标准的研究》等5项科技助力奥运专项和28项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从基础和应用两个层面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组织国内运动训练专家和教练员开展“跨界跨项选材”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落实总局领导关于“跨界跨项选材”指示精神;组织召开“科技助力奥运”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会,探索整合体育界和社会的科技力量服务奥运备战。

  为了广泛借鉴和发挥社会科技力量对奥运保障工作的支持,搭建高校、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队进行深度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跨界整合资源和国际合作,打造奥运科技助力的举国体系。在总局领导的亲自指挥下,科研所联合备战办组织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718研究所等与创新型BGV国家队训练科技需求的技术对接工作。通过6次大型对接会,10次需求分析会,多家高校、高水平研究机构和32家中关村优秀企业和冬季项目队伍频繁互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交流,既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人员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又让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明确需求、聚焦冬季项目突破的科技“瓶颈”问题。

  今后,科研所将继续加大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新型的科技创新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科学指导,积极构建体医融合新模式,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科学有效地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成绩,提升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助力冬季项目的突破;通过项目合作、战略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创建科技企业等方式,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体育产业的腾飞。

  矢志前行六十年,共铸辉煌一甲子。一代又一代国家体科所人用奋斗和拼搏见证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用智慧和汗水助力开创了中国体育的辉煌篇章。

  薪火相传,相信每一代科研人都将秉承老一辈“勇于奉献、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体育科研精神,在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历史,助力谱写中国体育新篇章!助推体育强国梦扬帆远航!

转自中国体育报20180918第二版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京ICP备13023979号-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