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园地
总局系统“筑梦体育强国 谱写盛世华章”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首页  >> 党群园地  >> 总局系统“筑梦体育强国 谱写盛世华章”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铸中华体育精神之魂 育体育强国建设之人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3-03 | 【打印】 【关闭】

三等奖作品

铸中华体育精神之魂 育体育强国建设之人

韩炜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干事创业、勇攀高峰,为体育强国建设勇担重任,坚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它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总书记的指示充分肯定了中华体育精神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引中华儿女赓续奋进的力量源泉。每一位新时代青年都应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身体力行的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成为能担大任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在学习、弘扬、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过程中,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尤为重要,是有效贯穿从学习精神到传播精神,再到践行精神的“主动脉”,应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能效,以中华体育精神铸魂,为体育强国建设育人。

以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培育胸怀壮志、只争朝夕、勇攀高峰的拼搏者。从1932年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到1984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再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奖牌数,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奥运会的最佳成绩。无数竞体人在为国之荣誉拼搏,奋力为国争光。进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备战周期,以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塑奋勇争先的竞体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于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相信当奥运第三次光临洛杉矶时,中国代表团也将第三次书写洛杉矶奥运会的历史性新成就。

以无私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孕育默默无闻、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奋斗者。“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燮林就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无私奉献的榜样,是值得所有青年体育人学习的老前辈。他深耕乒坛,从作为优秀运动员到转型教练员,再到引领中国乒乓球走出一条屡战屡胜的康庄大道,无不能看到他在中国乒乓事业中默默付出的身影。无私奉献,要的是不求回报,将青春和热血洒在训练场上;要的是舍我其谁,恪尽职守,锚定目标不懈坚持,为勇攀高峰攻坚克难,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汇聚成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以科学求实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养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体育工作者。由竞赛训练中尊重规律、守护规则、务实求真演化而来的科学求实精神,长期以来逐步渗透在各项体育工作推进中,也越发促使体育工作者逐渐重视体育中的科学求实与体育科技在助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助力已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不断攀登高峰的“新引擎”;成为了推广和实施全民健身的“助推器”;成为了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护航舰”;成为了体育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增长极;成为了传承体育文化脉络的“新工艺”。科学求实的中华体育精神滋养着全体体育人,只有秉持着科学求实的精神,不断探索运动规律,发现体育发展脉络,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支撑。

以遵纪守法的中华体育精神教育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体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运动员哪怕不拿竞技场上的金牌,也一定要拿一个奥林匹克精神的金牌,拿一个遵纪守法的金牌,拿一个干净的金牌。”“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遵纪守法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养的就是在公平体育中竞争、用干净金牌争光、严以修身的体育人,而体育也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较量,更是道德品质的展示,以遵纪守法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明白人,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以团结协作的中华体育精神育出团结共进、同舟共济、分甘共苦的干事团队。40余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时,全国人民心潮腾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团结协作的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教育着运动员,更是育出了为强国建设付出的各行各业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优秀人才。以团结协作的中华体育精神育人,使人们学会如何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如何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专长;如何在团队的目标面前放弃个人的小我,追求大我;更体现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团结互助,共同直面挑战,也进一步促使团结协作的优秀骨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

以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造就不畏艰苦、顽强奋斗、矢志不渝的逐梦人。在2024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夺冠。在赛后采访时表示:“一年前,这是我的目标,现在是我的成绩,以后可能还会更快。”百折不挠的拼搏奋斗,既是对金牌的渴望、对国家荣誉的追求,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对体育精神的尊崇与践行。将“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挥洒汗水、挑战极限,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直面种种挑战。培养人们学会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在逆境中寻找突破,敢于冲锋陷阵,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着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传奇。

铸中华体育精神之魂,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要通过体育教育,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育体育强国建设之人,就是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人才,要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育各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体育人才继续教育学分体系,搭建体育人才交流互鉴平台。另一方面,也应从基础教育阶段抓体育技能的培养和体育精神的熏陶,通过科学训练、系统教育,让每一位青年通过多种方式为我国体育事业增添发展动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铸就中华体育精神之魂,培育体育强国建设之才,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要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体育强国建设新的伟大征程。新时代的曙光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召唤着广大青年勇敢地投身于奋斗的洪流中。铸中华体育精神之魂,育体育强国建设之人,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以青春之我,育青春之栋梁,建青春之国家,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ICP:13023979号-3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