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园地
总局系统“筑梦体育强国 谱写盛世华章”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首页  >> 党群园地  >> 总局系统“筑梦体育强国 谱写盛世华章”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体育烽火映盛世,逐梦强国谱华章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3-03 | 【打印】 【关闭】

二等奖作品

体育烽火映盛世,逐梦强国谱华章

郭迎清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中国体育事业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从全民健身的蓬勃兴起,到竞技体育的辉煌战绩,再到体育产业的快速增长,体育烽火照亮了盛世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谱写着体育强国建设的华彩乐章,激励着全国体育科研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最大力量。

一、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空前高涨。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体育局充分利用体彩公益金,大力布局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建设,让健身设施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截至2024年底,北京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65平方米,16个区全部建成区级全民健身中心,100%的街道(乡镇)建有公共体育设施,80%的社区(行政村)建有体育设施。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彩票公益金支持了红河体育场、凤凰山生态公园等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锻炼需求,提升了群众的体育参与度,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城乡覆盖、区域协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辉煌篇章

竞技体育是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窗口,是激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贺电精神更是对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豪取51枚金牌,力压美国、俄罗斯等体育强国,登顶奥运金牌榜;再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40金27银24铜共计91枚奖牌,创造了境外奥运夺金新纪录。其中,作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在巴黎奥运会上包揽了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全部五个项目的金牌,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运动员们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和追求。中国竞技体育的每一次突破,凝聚着运动员的辛勤汗水和教练团队的智慧结晶,传递了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彰显了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梦想。

三、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低碳、朝阳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蓝海。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驱动下,自2012年以来,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速更是分别高达13.2%和15.4%,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攀升至1.08%;2022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跃升至3.3万亿元,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和6.9%,远超同期GDP增速;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5万亿目标。

体育赛事、体育消费已成为新的经济引擎。在2024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两项国际大赛期间,中网总票房创历史新高达到8000万元,入园观赛人数超30万;WTT中国大满贯票房近6000万元,赛事举办地首钢园每日入园游客达到7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额超5000万元。同时,河北崇礼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从“一季火”到“四季热”进行转变,已建成8家雪场,拥有169条雪道,每年冬季吸引大量国内外滑雪爱好者前来游玩打卡,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青少年体育:体育强国的未来希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通过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等措施,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为例,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0多所中小学校,每年吸引数百万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参与比赛,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同时,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国际竞争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体育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体育改革:释放活力的关键之举

体育改革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中国足球协会为例,通过引入外籍教练和球员、加强青训体系建设、推动联赛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等措施,积极推动职业联赛的改革和发展,加强联赛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中国足球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国足球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中超联赛为例,新赛季首轮高强度跑动距离为9464.45米,大幅高于上赛季同期的7761.81米,提升幅度达到21.93%;外援政策由“报5上4”改为“报5上5”,中超16支俱乐部全部报满5名外援;采取精准补时政策,前两轮净比赛时间场均54分51秒,比上赛季提升4分钟;多项数据直观反映出比赛水平和质量的逐步提升,增加了联赛的观赏性,释放了体育活力。

六、科技赋能:中国复兴梦的助燃剂

体育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赋能。据共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至2023年,我国体育科技行业市场规模由3140亿元增长至450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7.48%;预计2024至2027年,将由4926亿元增长至657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2%。科技已成为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体育梦提供了坚实支撑。

随着中国在体育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智能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以竞技体育训练为例,通过科技手段,精准监测运动员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例如,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AI技术的应用使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国家篮球队利用商汤科技的“日日新SenseNova5.5”大模型技术开发的AI智慧篮球系统,实时解析运动员动作和篮球运动轨迹,提供数据分析与训练建议,帮助运动员及时调整动作细节,提高训练效果。在赛事直播方面,云计算与5G技术的结合成为重要亮点。以巴黎奥运会为例,阿里云通过其全球分布的云数据中心,进行了超过11000小时赛事直播内容的分发与存储,并借助“边缘计算”技术,减少了转播延迟,提高了画面质量,使得赛事直播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传输到全球观众眼前。

此外,中国还积极加强体育法治建设,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以及加强科技研发和拓展体育消费市场,持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播体育道德风尚,为提升中国体育事业的软实力以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

体育烽火映盛世,逐梦强国谱华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如同强劲的东风,为体育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体育科研人员的一分子,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去。确信在辉煌腾飞的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必将在民族复兴的浩瀚征途上,如巨龙昂首,向全球迸发出震撼苍穹、光耀寰宇的万丈光芒,唤醒世界对体育力量与美的无尽向往,激励亿万中华儿女携手并进,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ICP:13023979号-3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97号